top of page

关注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是媒体的监督职责。中国#MeToo运动亟需得到回应与解决办法,但并不能简单将原因归咎男女的二元对立。片面数据解读可能让反性侵运动走向“彻底的女权主义”。

我们致力在不同维度的数据进行解读,中国女性遭受性侵犯的现状如何?性侵事件为何屡报不止?#MeToo舆论走向分化,女权污名化的症结何在?性侵犯涉及颇多,我们又该以何种性别意识理智对待?

 

2019年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谭琳提出进一步完善性侵儿童犯罪的量刑标准。建议将对导致女童怀孕,流产,感染妇科病此类基于性别特点造成的严重身心伤害和深远影响的情节,纳入“严重情节”,如此可判施害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死刑。

伴随持续的中国#MeToo运动热潮,此份提案迅速引起社会热议,话题讨论不仅涉及儿童性侵,更辐射至广泛的女性议题,对女性遭受性侵害的讨论与防控是当前社会的痛点所在。

 

2.png

 

“我原谅了他,因为这样我才能活下去。你们不能原谅他,因为这样其他女孩子才能活得下去。”

​​                                                                                                                                                                          ————林奕含

 

曾经想要“活下去”的林奕含已经去世两年了。

 

如她部落格所写,她终究演了一场“不轨的悲剧”。悲烈的“死谏”唤醒身后万千“房思琪”们,于是社会猛然惊醒,在曾经无比漫长的幽暗岁月里,中国女性被性侵犯的悲剧,绝非个例。

财新、南方周末、新京报、人民网4家媒体公开报道统计(下称据公开报道统计),2008年至2018年,中国性侵犯案件达1158件,2014年为历年之最,有328例性侵犯案件被诉诸报道。而这仅仅是4家主流媒体公开报道的数据。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十年间全国范围内强奸类犯罪法院一审判决书共有57335份, 2017年为十年之最,多达13131份,这意味着2017年的中国,平均每天至少发生36件强奸案,2018年共有11913份判决书,平均每天至少发生33件强奸案。

 

而这些恐怕只是冰山一角,女性未主动上诉,或因性侵犯程度不易界定未能成功上诉的案件数目仍在冰川之下,我们无法窥探。

据公开报道统计,十年里至少有2543名女性受到侵害,至少包含1015名女童,占比高达40%;60岁以上的受害人18名。

 

其中,年龄最小为仅6月大的女婴,半岁的福建女婴丫丫(化名)被同宗男子徐浩伺机抱走,在坡上墓地被性侵,造成处女膜破裂的轻伤二级伤害。最大的竟为95岁高龄的老人,安徽夏邑县,49岁的王军从2011年春到2014年3月,先后40多次潜入寡居的老年妇女家中施暴,受害老人10余名,年纪最长者已95岁,年纪最轻者,也有73岁高龄。

公开报道的男性嫌犯至少1555人,平均一名嫌犯伤害1.6位女性。被报道的男性间存在部分共同点:手握权力(和受害人之间有直接层级关系)、惯犯(不止性侵犯1人或长期性侵1人)、未成年社会青年,与受害人之间存在熟人关系等。

 

这些客观冷静的罗马数字背后,是中国女性不平静的十年。

这些数字,它代表着,一个欲望不受道德和法律克制的男人,如何毁掉一个女人;一个意识缺乏平等与良知观念的社会,如何摧毁一个家庭;以及一群不甘屈辱勇于发声的命运共同体,如何改变这个社会。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创作团队 | 熊晓雨  王齐

指导老师 | 陈艳辉

数据来源 | 人民网 财新网 南方周末 新京报 NGOCN  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  中国裁判文书网 潇湘晨报

 

| 性侵犯 |

泛指一切种类与性相关、且违反他人意愿,对他人作与性有关的行为。包括强奸、性骚扰在内都可算是一种性侵犯,像露体、窥淫等也可算是性侵犯的一种,一般这个词较常用来指强奸,不过也可指强行发生性行为、强制肛交、强制口交、非礼、性虐待等,这些都属于性侵犯。

| 媒体数据 |

抓取基于财新、南周、新京报、人民网四家媒体的报道,提取了四家媒体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基于“强奸”“猥亵”“嫖宿幼女”“性骚扰”“性侵”5个关键词的搜索,四家媒体重复报道的新闻只计入一次。

| 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 |

2008年开始至2018年12月31日的数据,基于对“强奸”一词的法院一审判决书查询。

bottom of page